找訂單找產品就上88訂單網
  • 訂單
  • 產品
  • 公司
  • 資訊
  •  
  •  
資訊分類: 化工涂料 建材家裝 五金模具 電工電子 服裝鞋帽 照明儀表安防 醫療器械 電子商務 食品農業 數碼家電 冶金礦產 橡膠塑料 農林牧漁 商業貿易 商務服務
您當前位置:88訂單網首頁 > 資訊 > 電工電子

遙想未來智能汽車,期望很高實現很難

2014-12-9 10:50:41  來源:eettaiwan  字體大小:

        有人說未來的智能汽車是一個有著四個輪子的智能型手機,也有人說智能汽車能上天下地到處跑……但不管怎么樣,這些都是人們的想像,以現階段來說,就連汽車的自動駕駛都還未能達到商用標準。究竟何時才能完全實現人們想像的智能汽車?現在誰也說不準,但已經有不少公司開始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了。

        例如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以及斯洛伐克AeroMobil公司花了20多年開發出陸空兩用的AeRomobil3.0智能飛行車。據報導,這款汽車在近期的試飛中大獲成功,已經計劃在2016年交貨了。無論如何,正因為有許多像這樣的公司不斷努力,智能汽車時代將蠢日可待。

        半導體廠商眼中的智能汽車

        不管智能汽車的外表多么酷炫,但要‘智能’就離不開半導體廠商的支援。半導體廠商眼中的智能汽車可能就沒有那么華麗的外表,但一定具備了實用性。例如,在高通公司(QualcommTechnologies)產品市場總監沈磊看來,未來的汽車不會只是代步工具,而會變得越來越智能。他表示,‘車聯網’的概念已漸漸為大眾所熟悉。未來的汽車不僅能隨時連接網際網路,還能與其他汽車互連,因而實現全新的智能駕駛體驗。此外,將來還會有更多基于汽車的LTE服務,如豐富的媒體內容下載以及串流傳輸、增強的3D導航服務以及車內Wi-Fi熱點服務等都將成為未來智能汽車發展的方向。

        Altera公司策略市場經理BobSiller則認為智能汽車應該是在不需要人為參與的情況下,不論長程還是短途都可以快速安全的將乘客運送到目的地。因為這樣的車輛能夠減少每年由于交通事故導致的120萬道路死亡事件,提高交通效率,降低執行成本,減少城市擁堵,即使是不會開車的人都可以自己獨立駕駛。

        他同時還表示,其實目前投產的車輛中已經體現了全自動車輛所需的技術。這些系統包括分離的電子控制單元(ECU),用于管理道路偏離警示和盲點偵測等功能。這些系統采用了各種視覺、雷達和超音波感測器作為輸入,當發現有可能出現傷害時,提醒駕駛人注意。下一代智能車輛技術將采用多種感測器融合,進一步整合相機、雷達和車輛通訊功能,并藉由冗余探測提高偵測精密度。這些技術進展實現了更強韌的系統,在很多駕駛環境下,不僅進行偵測與警示,還能夠主動控制。

        村田(Murata)技術市場部工程師陳雙喜也認同對于這些智能汽車的觀點,此外,他認為智能汽車還應該能夠實現零排放、零傷亡、互連以及自動駕駛。

        智能汽車的發展瓶頸

        提到智能汽車,一般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動駕駛,美商亞德諾公司(ADI)汽車電子事業部大中華區市場經理許智斌認為,自動駕駛目前最主要的瓶頸在于當今的智能技術和復雜路況之間的差距:如何進一步提高雷達(RADAR)、視覺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遙測空載雷射測距(LIDAR;或稱光達)等技術的精確度和可靠性;二是如何提高以上技術的融合與互補,以提升主動安全技術的強韌性。三是如何融合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技術。例如ADAS傳輸的訊號可以協助汽車調整轉向、車身姿態以及降低觸發安全氣囊的閾值等。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成本問題。目前一些在試驗階段的智能汽車或者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兼具高性能與可靠性了,但是它的成本十分巨大,距離量產還有一定的差距。

        對于成本的問題,沈磊也非常贊同,但他同時還認為智能汽車的使用方便程度、相應的技術發展程度、汽車廠商對于前端技術的接受程度等都會對智能汽車的發展和普及產生影響。他舉例說,目前汽車上使用了大量原本應用于手機的行動技術,這帶來了諸多好處,但也存在一些挑戰,尤其是汽車的產品生命周期與手機的產品生命周期完全不同。即使汽車制造商與智能型手機制造商同時發現了某項新技術,在采用此項技術的汽車真正投入生產之前,智能型手機可能早已經歷了研發、上市、出貨巔峰以及最終由下一代產品取代的過程。這是整個汽車產業上下游所共同面臨的一個挑戰。

        智能汽車的愿景主要以電子元件來實現,這就使得半導體成為了關鍵因素,因此,AMS行動感測器市場經理SabineJud認為電子元件技術的局限是阻礙智能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項障礙是法律法規問題,例如在發生事故時,由誰來負責法律責任?更值得討論的是行車時所收集的資料。誰來使用這些資料?誰是資料的擁有者?隨著智能汽車帶來全新的駕駛方式,在法律方面也存在更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責任編輯:88訂單網
88訂單網特別聲明:
1、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88訂單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文為88訂單網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關于 智能汽車

相關文章
關于88訂單網 | 新手指南 | 誠征英才 | 網站地圖 | 服務條款 | 付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快遞查詢 | 代理招募
客服:0769-82989878 客服傳真:0769-81181218 電子郵箱:admin#88order.com 訂單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英文網址:m.jsjsjsj.cn 版權所有 88訂單網備案/許可證:粵ICP備14027189號-4 Copyright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