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申請信息補貼。以“農民、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組織和鄉村農業信息服務站(點)”為主要補貼對象,以手機短信、農民上網費用和信息服務站運行費、主要農業網聯網終端設備為主要補貼內容,以國家投入為導向,以地方投入為支撐,實施農業信息補貼。
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資源與市場的雙重約束,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正確認識、科學判斷信息化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對進一步推動農業信息化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一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國100%的鄉鎮和87.9%的行政村通寬帶,農村網民總規模達到1.56億,移動電話保持快速增長趨勢,每百戶為197.80部。
二是農業信息資源日趨豐富。農業部已形成了40條信息采集渠道、8000多個信息采集點,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信息采集和報送機制,目前我國有40000多家涉農網站。
三是服務體系日益健全。全國31個省(區、市)均設有農業農村信息化主管部門及專職機構,97%的地市級、80%以上的縣級農業部門設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機構,70%以上的鄉鎮成立了信息服務站,村級信息服務點逾100萬個。
四是信息技術逐步推進。以國家物聯網示范工程智能農業項目和農業部物聯網區試工程項目為標志,我國農業生產信息化開始破題,大田作物滴灌、設施園藝環境監控、畜牧水產養殖環境監測技術得到初步應用。
農業信息化與現代化相互促進、互為支撐
農業信息化的發展要以一定程度的現代農業發展為前提,現代農業的全面推進又將進一步促進農業信息化的發展,二者相互促進、互為支撐。
(一)信息化與現代農業發展呈高度正相關關系,對農業現代化的貢獻接近10%。課題組研究計算了1996-2010年的農業信息化指數與現代農業發展指數,發現農業信息化指數與現代農業發展指數之間的正相關關系非常明顯,相關系數達到了0.9945。農業信息化水平指數每變動一個單位,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指數同向變動0.0892個單位,說明對現代農業發展的貢獻非常明顯。
(二)信息化成為影響農民收入的重要因素。課題組對六省1072農戶數據分析表明信息化對農戶農業經營收入有重要影響。電子商務網站對農戶農業經營收入正向影響明顯。使用過農業電子商務網站的組別農業經營收入均值高達29698元,比未使用過的農業經營收入高70%。農戶查詢農業信息的行為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十分顯著。查詢農業信息和不查詢農業信息的農戶農業經營收入均值分別為21106元和10604元。查詢農業信息的農戶比不查詢信息的農戶家庭農業經營收入要提高45.8%。未使用和使用過農業信息技術的農戶組別的農業經營收入分別是18145元和20744元,信息技術對農戶農業收入有正向影響但差異并不顯著,后者高于前者14.3%。東中部地區農民利用農業信息增加農業收入更為明顯。東中部地區通過查詢農業信息的農戶家庭農業經營收入比不查詢農業信息的農戶收入分別高45.8%和29.8%,西部地區該變量不顯著。西部地區村級信息服務站點建設對提高農戶家庭農業經營收入更為明顯。西部和中部地區被調查農戶所在村擁有信息服務站比沒有信息服務站的農戶家庭農業經營收入分別高21.9%和18.3%,比東部地區信息服務站的作用更為顯著。
(三)農業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一是農村信息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鄉“數字鴻溝”將進一步縮小。二是信息技術與農藝技術進一步深度融合,多種信息技術的結合與集成已經明顯成為農業生產智能化的發展方向,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開發應用將向集成、專業和全方向發展。三是農業信息服務進一步呈現多元化發展,信息服務主體將由政府為主向多元化格局快速演進,政府將繼續發揮主導作用,各類企業將成為農業信息服務的重要建設和推進主體,各類中介組織將成為農業信息服務建設和推進的重要補充。四是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向大數據、云計算演進,為現代農業提供全方位、立體化數據保障。
推進農業信息化的政策建議
農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為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需要從人才、資金、項目、政策等方面完善頂層設計。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各級農業部門要按照相關規劃和意見總體要求,圍繞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心任務突出問題,結合當地實際,健康有序開展農業信息化建設。
二是注重人才培育。加強農業信息化學科體系建設,利用農業行業科研專項加強信息化創新能力建設。加強市場信息體系建設。加強各級農業部門信息中心條件建設,強化對農業行政管理人員、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農村信息員及農民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應用主體的信息素養。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機制,逐步形成穩定的信息化投資渠道。積極爭取發展改革部門支持,不斷提高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投入保障水平。積極爭取財政部門支持,設立信息化專項工作經費,確保信息化推進工作正常開展。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形成政府引導下的投資主體多元化、運行維護市場化,合力推進農業信息化的良好局面。
四是推動工程示范。建議國家層面實施農業信息化專項,各級農業部門以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為目標,采取多種措施,鼓勵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積極示范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著力探索信息化發展模式和可持續發展機制,打造一批農業信息化發展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