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克里普斯健康中心的心臟病專家、斯克里普斯轉化科學研究所主任埃里克?托波爾(EricTopol)博士今天在媒體上發表文章,暢談了智能手機等科技產品的興起給醫療行業帶來的巨大變化。
以下為文章概要:
在過去的十年中,智能手機的興起已經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銀行業到購物,再到娛樂,不一而足。在充滿創意的數字化技術、云計算以及機器習得這三股力量的合力作用之下,日漸醫用化的智能手機正準備改變醫療行業的各個領域,其結果則是,作為病人的用戶將首次登上這一舞臺的中央。
在智能手機的革命化影響下,新型醫療設備正在展示出強勁的生命力,從能夠診斷耳部感染或心率的手機產品附件到可以監測用戶精神狀況的應用,這些新工具的使用可以減少所需醫生的數量、降低成本、提升護理速度以及給予患者更多權力。數字化的醫生不能夠取代現實生活中的大夫:你們在生病的時候仍然可以去看醫生,但這兩者的關系最終會產生劇烈的變化。
不過,目前網絡攻擊和個人隱私的重要性未給予足夠的關注,這些新醫療工具的精確性還有待驗證。人們也有權力擔憂醫患關系將受到損害,機器取代了人類之間的交往。然而,這種變化正在悄然展開。
舉例來說,你身上長了一個需要檢查的疹子。現如今,你可以就此拿智能手機拍一張照片,然后下載一個應用來處理這張圖片。在數分鐘內,通過精密的計算機程序可以打印出這一疹子的診斷情況。隨后,該應用或許還會向你推薦一些藥物,或推薦你去看一下皮膚科的醫生以便得到進一步的確診。
智能手機目前已經可以用來讀取血壓數據,甚至還可以做心電圖。每次檢測時,這些數據可以立即進行分析、制圖、顯示在屏幕上,并進行存儲以及分享。這類心電圖應用已經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可針對消費者,并在很多醫療機構的研究中證實其確實有效。
現在,不管白天還是晚上,你可以要求通過智能手機與醫生視頻通話,進行私密的問診。這樣服務的費用是每次30美元至40美元,而通常情況下是你的老板通過醫療計劃為你埋單。這種服務現在來說貌似有些怪異,但是幾家大型咨詢公司,例如德勤和普華永道都預測這種虛擬看病的方式將很快常態化。德勤稱,在美國的多座城市中,去年醫生的虛擬出診比例接近20%。
更大的改變現在還在醞釀中。使用可穿戴設備的無線感應器,你可以使用智能手機創建自己的醫療數據,例如測量血氧和血糖的水平,以及血壓和心率的數值。若是擔心你家小孩可能有耳部感染,通過智能手機的附件就可以輕松實現耳膜檢查,并快速做出診斷,而無非再跑去看兒科醫生了。
這些創新僅僅是個開始。在明后兩年,很多美國人或將使用智能手表。這類產品的感應器能做的事很多。在必要的時候,你可以輕松將自己的臥室改裝成高級病房。從這來看,未來的醫院除了重癥監護病房、手術室和急救室之外,就只是一個沒有病房的數據監控中心,其將對一般病人的情況進行遠程監測。
其他可穿戴設備現在也正在發展其醫療功能,例如能夠監測心臟工作情況和肺液量的項鏈、監測眼壓和血糖的隱形眼鏡以及捕捉腦波的頭帶。此外,一些襪子和鞋子或許還能通過分析用戶的步伐,來告訴帕金森患者的用藥是否有效,以及告訴看護人員家中老人走路不穩,有跌倒的危險。
我們知道自身的健康問題很大程度受我們所處環境的影響,這一數據一直很難量化。不過,智能手機感應器發展到未來可以監測輻射量、空氣污染或食物中的殺蟲劑含量。此外,智能手機還可以將用藥數字化,提醒按時按量服藥。
在如今的社會中,智能手機自拍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但是智能手機當做檢查設備才剛剛起步,甚至有可能成為多種精密醫療設備的迷你版本,其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以后醫生可能更多是提供意見,而非寫處方。
來源: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