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8歲的奈特·特納(NatTurner)為例。在沃頓商學院(Wharton)的校園漫步時,他結識了扎克·韋恩伯格(ZachWeinberg),兩人攜手創立了多家互聯網初創企業。他們的第一個初創企業是一家面向校園的外賣服務公司(類似于在大學生中很受歡迎的在線訂餐服務Seamless),后來又成立了一家互聯網廣告公司InviteMedia。據報道,他們將這家公司以8,100萬美元賣給了谷歌(Google)。但是特納告訴我們:“我和扎克的心思并不在廣告上。
由于今年的醫療保健及自然科學領域的俊杰名單上人才濟濟,我們決定把這份名單拆開。
所以今年會有兩份名單,一份是醫療保健領域的創業者名單,另一份是純粹的科學家名單。
醫療保健領域30位30歲以下俊杰中大多數是創業者,小部分為經濟學家、政策專家和研究人員。雖然一路坎坎坷坷,他們終于拉動醫療體系進入數字時代。
現在,他正著手于收集和存儲那些在手寫病歷和糟糕電子病歷系統中遺失的所有重要醫療數據。他們的想法是利用機器學習來捕獲這些信息。特納的醫療大數據公司Flatiron向醫生提供有償的系統使用,但實際上,向制藥企業和醫療保險公司出售所掌握的數據才是這家公司真正的收入大頭。
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的大衛·何(DavidHe)與人一同創立了Quanttus公司,該公司通過科斯拉創投(KhoslaVentures)、經緯創投(MatrixPartners)等風投公司籌得了2,200萬美元資金。大衛發現,不易察覺的微小運動可以用來測量心臟健康狀況——這為研發新一代可穿戴設備提供了可能。29歲的凱特琳·格里森(KatelynGleason)是EligibleAPI的首席執行官,其產品可以自動檢測患者的投保情況,這樣一來就省去了讓醫生打電話詢問的麻煩。埃絲特·戴森(EstherDyson)等投資者已經向這家公司投入了150萬美元。T.J.帕克(TJParker)創立的掌上藥店Pillpack服務方式新穎,將藥片分裝以提醒病人按時服用。該藥店已經從加速合伙公司(AccelPartners)、阿特拉斯風險投資公司(AtlasVentures)及其他投資方那里籌集了1,285萬美元。
除此之外,還有三大思考者。麻省理工助教尼基爾·阿加瓦爾(NikhilAgarwal)利用經濟學理論,試圖理解決定醫生培訓地點的醫療調配機制的運作方式。29歲的瑪利亞·佩雷拉(MariaPereira)開發了一種新的粘合劑,有可能用于修補心臟的穿孔。也許最勵志的要數29歲的大衛·費金巴姆(DavidFajgenbaum),這位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ofPennsylvania)的教授已經開發出一個全球的研究網絡,用于治療多中心的卡斯特雷曼氏癥,這是淋巴結的一種罕見病。當年化療失敗讓他險些喪命,之后他又回到了醫學院。目前,大衛正在用他的研究來回擊曾經的病魔。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