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值得注意的是,衛生許可證只對出水水質負責,并不對整機衛生安全負責。同時,檢測機構只對廠家送檢的樣機負責,并不能保證批量生產出來的產品都與送檢樣品一致。有的廠家送檢樣品合格,實際生產銷售的機器卻大跌水準。
—有機物溶出檢測。該項檢測需要將整機在水中浸泡24小時,主要檢測相關材料和配件在水中溶出的有機物指標,一般情況下均有溶出,關鍵看是否屬于標準范疇。但本次檢測中,有40%的樣品有機物溶出超標。
—肉眼可見物檢測。該項檢測是將整機在水中浸泡24小時,看相關材料和配件在水中是否會出現沉淀物。記者在實驗室看到,包括“美之凈”在內的一些大品牌也不合格。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這些“手工打造”的凈水器是否能達到凈水效果,記者和國家質檢總局工作人員一起,在寧波、深圳、南京等地聯合抽取了33家企業的33種型號凈水器。
在眾多電器大賣場,各種品牌的凈水器“爭奇斗艷”。有的宣稱是進口技術,有的宣稱是專利產品,納米膜、純晶技術、能量活水機……各種品牌讓人眼花繚亂。
凈水器質量真像宣傳的那么神奇嗎?記者與國家質檢總局一起歷時數月,深入全國多地,對市面上銷售的凈水器進行了聯合調查,結果令人吃驚。
浙江省寧波市是我國凈水器的主要生產地之一,其下轄的慈溪、余姚兩地分布著數百家凈水器生產企業,產量約占全國的60%。
在寧波萬愛電器有限公司,記者看到銷售店外寫著“中國馳名商標”的字樣,店內還掛滿了各種錦旗和“衛生先進單位”的牌匾。查詢相關介紹發現,萬愛電器有限公司對外宣稱其生產的“萬愛”牌凈水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指定的專用飲水產品”“產品獲得歐共體CE、GS認證”。面對記者的詢問,該公司銷售人員對是否獲得了這樣的指定和認證解釋不清。
記者發現,該廠的出廠檢測設備相當簡陋,所謂的微生物檢測室里只有一張桌子,上面擺放的顯微鏡落滿了灰塵。
在另外一家名為慈溪愛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艾尚”凈水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其產品說明書上有廠區效果圖。但該廠的實際生產環境與其效果圖有天壤之別,廠房實為兩層磚房,生產條件極差。在另一個半露天的小平房內,一包包編織袋包裝的活性炭堆在角落里。在夏季多雨的南方,雨水隨時可以浸透本來需要干燥密封存儲的活性炭原料。在這個小屋的里間,一名女工雙手沾滿污漬,正徒手將已稱重完畢的碳顆粒裝入濾芯,過濾所用的PP棉也隨意丟放。但濾芯的包裝上卻以英文將其描述為“清潔,干凈,耐用”。
四成產品不合格,涉及多個大品牌
在抽取樣品時,記者同執法人員一起選擇了市場占有率大、同時百姓普遍選用的反滲透技術凈水器(俗稱RO凈水器),送由國家家電研究院進行了檢測,結果堪憂。
—在微生物檢測即大腸桿菌類檢測項目上,所有送檢樣品基本上“全軍覆滅”。
—重金屬溶出檢測。該項檢測與前兩項一致,通過浸泡實驗發現,有超過20%的樣品溶出物超標,其中“凈怡”砷明顯超標。
—出水水質,部分品牌與自來水水質一致。通過實驗發現,號稱德國獨資的“世保康”等品牌的出水水質與自來水水質一樣,并無其宣傳的效果。
“問題”凈水器為何大行其道
30多個產品就有如此多的問題,這一結果不禁讓人困惑,這些凈水器為何能混進市場,又是以什么手段忽悠消費者的呢?
據了解,目前凈水器并沒有國家標準,各類凈水器相關產品執行的均是企業標準。就準入而言實行衛生許可制度,即廠家先將樣機交檢測機構檢測,檢測機構出具合格證明后,再向各省的衛計委申請衛生許可證批文。取得批文后,方可生產和銷售。
此外,一些不良商家采用各種手段蒙騙消費者。一家名為廣東艾沃的公司生產的“艾沃”牌凈水器在說明書上明確注明是RO機,但整機卻實為低一級的超濾機。記者發現,在該產品說明書上標有一行小字“以實際產品為準”,執法人員表示,這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而另一家位于南京的“世保康”水務有限公司,宣稱自己是凈水器行業中以“德國獨資”“德國專利”為營銷亮點的品牌企業,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但記者調查發現,該公司生產的凈水器的核心部件均由其自己組裝,并未涉及任何進口。
采訪中記者還發現,一些企業為了提高產品知名度,在包裝箱上注明與某某電視臺合作及MA等字樣,但MA實為“煤礦安全標志”,與凈水器沒有任何關系。
對于凈水器行業的諸多亂象,國家質檢總局執法司信息處處長范春光表示,凈水器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目前大概不超過1000家。這次查出的問題是剛剛暴露出來的,如果不引起行業的重視,將導致這一新生行業的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