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們普遍認為,癌癥患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但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得益于更好的技術、藥物和生活方式,到本世紀中葉,幾乎沒有人再因為癌癥而死亡。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CollegeLondon)近日在一份報告中稱:“得益于生活方式的轉變,預防性技術的出現,以及更好的藥物和其他療法,到2050年,無論是兒童還是80歲高齡的老人,幾乎所有因癌癥死亡的情況都是可以阻止的。”
當前,每年有1400萬人被診斷出患有癌癥,約800萬人因此而失去生命。倫敦大學學院的這份報告預計,到2030年,數字將變為2600萬人、約1700萬人。
在這1700萬人中,大部分將來自中國。因為相比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人口逐漸趨于老齡化。此外,80歲以下人口因癌癥死亡的比例將逐漸下滑,尤其是在富裕國家。例如,2030年英國80歲以下人口因癌癥死亡的數量與1990年相比將下滑40%。
該報告稱:“在未來數十年,隨著創新性藥物的出現,放射學技術和手術技術的提升,許多癌癥患者都將被治愈。”
除了基因技術和特殊藥物的出現,報告還特別指出了生活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對癌癥及其環境因素的更深刻認識,有助于提升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從而鼓勵人們在初期階段就報告各種癌癥信號(這對成功治療至關重要)。另外,禁煙也有助于降低癌癥發病率。倫敦大學學院在報告中稱:“意識的提升對于打贏癌癥戰爭至關重要。”
來源:奇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