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大電子產品零售商之一的無線電屋因長期虧損和嚴重現金短缺,于當地時間2月5日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作為具有94年歷史的電子產品零售老牌連鎖店,無線電屋的轟然倒下并不令人意外。
根據提交給法庭的破產資料顯示,無線電屋目前的凈資產總額為12億美元,但債務規模高達14億美元,嚴重資不抵債。該公司當天宣布,擬將旗下4000家門店中的2400家轉手給其最大股東對沖基金公司和美國第三大移動通信公司斯普林特,斯普林特將以“店中店”的方式經營其中約1700家門店。
“我很驚訝,它居然能挺過2013年圣誕節并一直撐到現在。”一家證券公司分析師表示。無線電屋從2011年起就在為實現盈利苦苦掙扎。由于現金流處于岌岌可危的狀況,公司曾計劃在2014年關閉1100家門店,但遭到債權人的反對,最終走向破產重組。因持續11個季度虧損,其股價去年一年蒸發86%,被紐約證券交易所停牌前每股價格不到1美元。
無線電屋曾有過輝煌的過去。它于1921年靠無線電產品郵購式零售起家,隨后將業務擴展到其他電子產品領域。歷史上,它曾經在美國電子產品零售業扮演先驅者的角色。1977年,世界上首個大眾化電腦就是在無線電屋旗下的店鋪中出售,它也是最早進入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銷售的零售商。在其頂峰時期,無線電屋在全美擁有近7000家門店,股價在1999年曾一度達到79.5美元,是美國信譽度最佳的個人計算機、電子產品和零部件銷售商。
但近年來,無線電屋卻慢慢“掉線”了。在如今許多美國人的印象里,家門口的無線電屋不過是家主要賣手機的小店鋪,是屬于自己祖父母那一代人的。近幾年,無線電屋也試圖通過設立概念店、更名、翻新店鋪和產品組合,甚至豪擲數百萬美元在含金量最高的“超級碗”(美國橄欖球超級杯大賽)比賽中播放廣告等手段,告訴消費者它變得更新更全了。
但遺憾的是,消費者對此并不買賬。雅虎財經資深專欄作家邁克·桑托里認為,無線電屋銷售的2/3的產品都可以在亞馬遜網站上以更低廉的價格買到,在大型零售店和電子商務崛起的時代,它已毫無競爭優勢。互聯網特別是移動端已悄然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和零售業格局。根據美國市場調研公司弗雷斯特的研究顯示,2014年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達2940億美元,預計4年后這個數字將躍升至4140億美元。目前美國零售業將近一半的客戶流量來自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尤其是電子類產品,銷售主渠道已從實體店轉移到網絡端。但無線電屋的轉型卻始終找不準方向,一方面實體店光顧者寥寥,另一方面在網絡上也沒能贏得客戶,只能眼睜睜看著客戶不斷流失,最終走向破產。
盡管美國《破產法》為破產企業留下了重組業務的機會,但市場給無線電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業內人士對其目前的價值和重組前景看法不一,已落后于時代的無線電屋未來能否置之死地而后生,目前還是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