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水平更高效
吉林云天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云天化國有控股大型企業集團布局東北的重要項目。目前,吉林云天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長嶺太平川建設了“百萬噸復混肥生產、百萬噸糧食收儲貿易和六百萬噸現代物流三大項目”,公司實施了“以肥為主、相關多元”的發展戰略。在多種經營服務“三農”過程中,公司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在糧肥結合、土地流轉一體化和物流現代化上探索出新模式。
又到一年備耕季,長嶺大地處處都能看到火熱的備春耕場景。年年春耕都相似,今年大不同。農業嫁接互聯網讓長嶺農業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
“互聯網+”科技
信息傳遞更順暢
近年來,長嶺切實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2003年長嶺開通了“長嶺農網”,傳播農業科技、致富信息。2014年又對縣網站進行了升級改版,全縣22個鄉鎮和部分村及企業都建立了農村信息服務站。“長嶺農網”現已成為普及農業科技、對外宣傳長嶺農業的主要窗口。同時,長嶺開通了12316熱線,具有高級職稱的農業專家受聘,隨時為農民提供科技、信息等方面服務。搭建了“12582農信通”平臺,縣農業部門抽調20多名農業方面專家及時宣傳政策,解答農民提問。
目前,長嶺縣已形成了網站信息、電視講座、熱線發聲、現場授課的多途徑立體式農業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從去冬開始,長嶺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各鄉鎮密切配合,通過下鄉講課、電視講座、舉辦培訓班、印發科技資料、播放錄音錄像等形式,向農民宣傳、推廣和普及農業技術知識。全縣目前已舉辦各類培訓班和講座850期,舉辦科普大集10場,培訓農民11萬人次,印發科技資料11.6萬份。
“互聯網+”企業
營銷路子更寬廣
云天化現代物流項目處于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四省區交界,廠區內鋪設了4條鐵路專用線,并建成了鐵路罩棚和相應的配套設施。同時,公司引進了物流信息化管理技術,實現了四季風雨無阻、全天候同時裝卸和發運貨物。“鼠標一點,化肥到家”正成為現實。目前,公司正擴大試點范圍和服務領域,讓農民真正享受到農業信息化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互聯網+”政府
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調動農民賣糧積極性,解決好因庭院儲糧不當、糧庫烘干能力不足等引發壞糧的風險,該縣從去年底開始,農業、商務、氣象等部門利用互聯網、微信、微博等現代傳播手段,著力開展糧食收購質價政策宣傳,引導農戶及時有序出售余糧,為備春耕生產創造條件。
3月3日,長嶺縣召開了全縣重點經濟工作會議暨農村工作會議,對備春耕生產工作做出了安排和部署,要求各鄉鎮高度重視備春耕生產工作,做到思想上早發動,科技上早培訓,物資上早準備,措施上早落實。長嶺縣農業、工商、質監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采用現場錄音、錄像,網上監測與舉報相結合等手段,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清理假冒偽劣商品,依法打擊違規違法經營行為,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長嶺縣氣象局啟動全縣土壤墑情測量工作,服務2015年春耕備耕。該局聯合縣農業部門選取了崗、平、洼不同地塊,開展實地測量,并將持續開展土壤墑情觀測,適時將全縣各鄉鎮土壤墑情情況通過網站、短信等形式發布,以便于有針對性的安排和部署備春耕工作。
據了解,長嶺縣33.26萬公頃耕地中,今年種植糧食作物30.76萬公頃,其中玉米、水稻、高梁等高產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8.56萬公頃;種植經濟作物2.5萬公頃,主要種植花生、葵花等油料作物和瓜菜。截至目前,全縣已籌集備耕資金11億元,入戶底肥50萬標噸,入戶玉米種子5500噸,已完成春耕生產物資準備工作。預計4月10日前可完成打空壟任務,4月15日后掀起春耕播種高潮,5月1日前可完成玉米大田播種任務。
“互聯網”+組織
規模經營更具體
長嶺興源合作社自成立以來,采取“公司+農戶”的產業形式,實行統一經營、統一耕種、統一銷售,形成種植、養殖、旅游觀光和化肥生產一體化綜合發展模式。合作社種植甜玉米100公頃、優質谷子100公頃。建蔬菜大棚102棟,主要種植西紅柿、香瓜、芹菜、辣椒等作物,正在打造綠色有機食品基地,所有水果蔬菜均嚴格按照無公害和“綠色食品”理念,不施加任何農藥和化肥。合作社通過建綠色網頁,打造自己的品牌,營銷自己的產品,產生利益高效,成本走低的效果。另外,在科學綠色種植技術學習上,他們充分利用網絡,與菜農、菜商交流合作,互利共贏。目前,合作社已經注冊了孝良牌谷種和葵花種商標。正與格力集團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建立了綠色農產品種植、運輸、銷售信息體系,將水果、蔬菜按照統一規格進行精品包裝,以高于市場價將產品銷往珠海、深圳等地。同時積極建立起與市場、超市、連鎖店的合作關系,進一步疏通和擴大當地農產品銷售渠道。
好風得好雨,好雨潤好田。農業與互聯網嫁接,這是轉型發展,深化改革的必然結果,也必然會迎來一個明媚燦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