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監測,2015年4月13日全國各省外三元豬均價為12.75元/公斤,較昨日持平,較上周同期豬價(4月6日)上漲0.06元/公斤。
今日全國27省、直轄市范圍內,共計19省份豬價上漲,4省份豬價下跌。
全國最高價為浙江,上漲0.13元/公斤于13.65元/公斤。
全國最低價為黑龍江,上漲0.08元/公斤于12.05元/公斤。
浙江、四川上漲0.13元/公斤。
新疆上漲0.11元/公斤,漲幅較大。
云南下跌0.64元/公斤。
重慶下跌0.27元/公斤,跌幅較大。
北京、山西、安徽今日持平。
經過周末的回升,豬價重回上升通道,今日絕大多數省份表現上漲。黑龍江仍在5.9-6.0元/斤。
吉林在5.9-6.0元/斤。
遼寧漲至6.1-6.3元/斤,上調0.1元/斤,葫蘆島最高6.4元/斤。
河北漲至6.2-6.4元/斤,上調0.1元/斤。
河南主流價6.1-6.2元/斤,以6.2元/斤居多。
安陽最高6.3元/斤。
山東主流價6.4-6.6元/斤,上調0.2元/斤。
昌邑最高6.6-6.7元/斤,聊城最低6.1元/斤。
福建福清、福州6.6-6.8元/斤,上漲0.1元/斤。
廣東云浮6.5元/斤。
廣西南寧6.3元/斤。
東北地區豬價穩定中小幅上調,遼寧漲勢更為明顯。河北上漲。河南穩定。山東豬價漲幅較大,省內各地基本上調0.2元/斤,昌邑價格最高。農業部監測白條肉、白條豬價格連漲2周,但終端市場反應較慢,豬肉價格依舊不見起色。市場價低于大部分人心理預期,各地養殖戶壓欄心理仍為主導。后期豬價預計小幅震蕩。
農業部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4000個監測點的生豬存欄量比2月減少3.9%,比2014年同期減少10.1%;能繁母豬存欄量比2月減少1.9%,比去年同期減少15.5%。由于存欄量下降、能繁母豬減少,2015年豬肉供應整體來講比較緊張,這將支撐豬肉價格比2014年提高一些,預計6.7.8月份,生豬價格將提高至盈虧水平線之上。
在需求方,根據中國農業大學的一份調研,豬肉在國人飲食結構中的比例,已經從高峰期下滑。改革開放前,豬肉僅占居民飲食消費的18%,后來一度上漲至65%,而如今則慢慢下滑至60%~62%左右。在這種背景下,2015年豬肉供應整體來講比較緊張,這將支撐豬肉價格比2014年提高一些,但總體來看基本平穩。
天康生物董事長楊焰近日表示:天康畜牧科技計劃配合新疆各縣市、團場,建設并帶動標準化養殖場50個,在未來2~3年內發展到50萬頭養殖規模。下一步,天康生物還將繼續延伸肉制品的精細加工。據了解,天康畜牧以“龍頭企業+標準化小區+合作社(農戶)”模式,已建立生豬養殖合作小區28個,年出欄規模30萬頭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