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末,國內彩電巨頭就開始陷入了價格戰的怪圈,價格屠刀輪番舉起,結果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深康佳A日前發布2015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虧損12億~14億元?导言谠庥鍪飞献畲筇潛p的同時,四川長虹和TCL集團的電視業務在2015年前三季度也都出現了虧損,唯獨海信電器和創維數碼還能盈利。
十幾年前,創維的黃宏生就感慨賣電視不如賣白菜,現在這些彩電巨頭們面臨的恐怕還是同樣的困境。在2015年,由于互聯網品牌的跨界加入,彩電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
由于技術上受制于人,占彩電絕大部分成本的主要零部件都需要向海外廠商購買,導致國內彩電廠商的產品并無明顯的差異,只好在價格上見高低。
為了擺脫這種局面,國內幾大彩電巨頭也是積極思變。多元化,成為它們共同的選擇。
目前市場上的幾大彩電巨頭,產品從電視跨到冰箱、空調、冼衣機、廚電、小家電,甚至手機、電腦、芯片、面板等。如今,TCL集團、四川長虹的電視業務收入只占了營收的一小部分,而海信電器、創維數碼、深康佳的主營業務收入仍以電視為主。
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走得最堅決的當屬TCL集團,從早期切入手機、電腦領域,到后來收購阿爾卡特手機業務、湯姆遜彩電業務、施耐德集團,再到近幾年進軍面板行業,TCL集團規模變得越來越龐大,電視業務營收只占到總營收的1/4左右。憑借著面板行業的高景氣以及其他業務的收益,成功彌補了電視業務的虧損,TCL集團也因此連續三年取得可觀的盈利。TCL集團日前披露2015年業績預告,預計公司盈利24.5億~26.5億元。此前兩年,TCL集團盈利都超過20億元。
海信電器是另一家有著穩定盈利的彩電巨頭,而且它的盈利就來自電視業務。在海信電器的業務收入構成中,電視業務收入占比超過九成。面對并不景氣的彩電市場,海信電器的法寶就是精益管理,提高效率。據悉,截至2015年底,海信集團三年來制造效率累計提升超過120%,僅人工費節省就超過了14億元。正是憑借著精益管理的成功實施,海信電器曾多年稱霸國內電視市場。
在增長乏力的彩電市場中,創維數碼的逆勢擴張也是一個亮點。創維數碼公布的2015/2016財年中期業績顯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創維集團營業額為195.49億港元,比去年增加5.8%;盈利9.8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5%。
創維集團彩電事業部總裁劉棠枝曾表示,創維的盈利與之前在供應鏈上的優勢密不可分。在“缺芯少屏”的彩電市場,創維這幾年得到面板、芯片等上游戰略合作伙伴的有力支持,讓創維有充足的“彈藥”發力高端電視市場,使高端電視的銷量和銷售占比都明顯提升,盈利也因此增加。
反觀陷入困境的四川長虹,在經營中接連出現重大失誤,一次是屯集彩管圍剿競爭對手失敗,直接丟掉市場龍頭地位,原領導人倪潤峰因此辭職;接著產品出口美國要不回貨款,出現3.1億美元的壞賬;后來又百億投資等離子面板直接打了水漂,在接連打擊之下,四川長虹再也沒有機會重回巔峰。
國內彩電市場競爭激烈,彩電巨頭各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不管是多元化,還是精益管理,提高效率,再或是加強供應鏈優勢,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思變之心應常有。世上沒有不變的東西,永遠不變的只有變化,對于國內的彩電巨頭來說,也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