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改革舉措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2015年,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5.1%,國家創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隨著科研能力的不斷升高,我國科研儀器儀表也開始全面拓展開來。
科研儀器共享全面推開
目前,在國家重大科研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方面,在摸清全國科技資源底數基礎上,初步建立了全國大型科研儀器數據庫,目前已入庫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達6.7萬臺(套),總價值超過1100億元。統一的網絡管理服務平臺已基本建成,已逐步將分散的儀器設備納入統一的平臺進行管理。通過平臺支撐查重評議,2015年減少中央財政大型儀器設備重復購置經費達32億元。
此外,開放服務的政策激勵措施不斷完善。比如,財政部、中科院啟動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后補助試點工作;建立對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儀器設施開放服務的考核評價機制,推動教育部所屬高校、中科院等制定了80多項科研儀器設施開放管理制度;新修訂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辦法,允許企業用于研發活動儀器設備的維護維修等費用納入加計扣除范圍。
在開展開放服務試點示范上,選擇清華大學等1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中關村等3個科技園區和北京市等7個省市開展開放服務試點,使中小微企業有機會利用高校和大院大所的高端儀器設備開展科技創新。試點一年來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中科院集中90個研究所的近4000臺套大型儀器設備對外開放共享,累計提供服務701萬小時。
突破科研儀器共享窘境
目前,我國科研儀器仍然有著困境,拿江西省來說,盡管江西省科技投入額逐年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幅度,與支撐科技跨越式發展對科技投入的需求相比明顯不足,成為制約該省科技發展的瓶頸。據統計,江西省大多數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由于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和來源,已有30%以上儀器設備因為出現故障缺乏維修,20%儀器老化嚴重,無力更新,甚至被迫超期服役。
此外,人才問題也成為制約該省科研儀器設備裝備水平和應用能力的一大因素。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相應的考核辦法,造成該省科研人才隊伍處于不穩定狀態,人才流失情況時有發生,從而造成該省一些科研儀器設備無法正常運轉,甚至還有某科研機構在引進新設備后因無人會用,從未開封直至被淘汰的情況發生。
要解決該省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面臨的困境,就必須讓這些設備充分與市場接軌,讓設備自身創造價值。現在該省不少科研單位的設備主要是由國家財政出錢購買,但開銷不小的設備維護費用卻要經費本就不足的科研單位自己來出,由于設備沒有進入市場,自身無法賺錢,維護無疑是個沉重的負擔。因此,必須依靠一定的實驗量來“養”設備。目前江西省缺乏對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統一管理,設備的共同化協作性無法體現。某個單位擁有的設備,別的單位無法使用;有的單位擁有什么設備,別的單位無法了解。這些都令該省現有設備未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出現設備的重復購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