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日益凸顯的電商領域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今天公開回應稱,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和相關部委啟動了電商領域打擊侵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專項行動,5年多以來收到良好效果。
以專利行政執法為例,僅去年全國共辦理電商領域專利行政執法案7600多件。“增長很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申長雨說。
電商領域辦案機制將完善
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劉俊臣、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介紹2015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并答記者問。
隨著電子商務和新技術的發展,如何有效制止專利侵權,是發布會上一個廣受關注的問題。電商領域近年發展非常迅速,知識產權侵權問題隨之而生,用申長雨的話講,“進入了知識產權侵權多發、高發的階段。”
他指出,國家知識產權局要加強電商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電商領域長期穩定健康持續的發展。基于電商領域侵權假冒行為的隱蔽性強、發生快、消失快、擴張性強等特點,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完善線上線下辦案機制,進一步提高執法維權的效果,保護消費者與創新者的合法權益。
知識產權立法穩步推進
記者在發布會上還了解到,2015年,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建設穩步推進。一系列立法工作都在加緊進行。
修改后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正式施行。國務院法制辦、知識產權局等部門積極推進專利法第四次全面修改、職務發明條例出臺和專利代理條例修訂工作,相關草案已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工商總局積極推進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工作。版權局積極推進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農業部、林業局推進種子法修訂工作,將植物新品種專列為一章。科技部形成《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送審稿。環境保護部積極推進《生物遺傳資源獲取管理條例》立法進程,完成文本草案。
發明專利申請世界第二
2015年,我國知識產權創造保持良好增長勢頭,知識產權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
據申長雨介紹,全年共受理專利申請279.9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突破100萬件,達到110.2萬件,同比增長18.7%,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去年我們授權的發明專利是35.9萬件,位居全世界第二位。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3.05萬件,同比增長16.7%。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3件,圓滿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去年受理商標注冊申請287.6萬件,同比增長25.85%。截至2015年底,我國有效注冊商標量突破1000萬件,達到1034.4萬件,連續14年保持世界第一。
去年,我國的作品著作權登記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34.8萬件,同比增長35.9%,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量29.2萬件,同比增長33.63%。農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量2069件,同比增長17%。林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量累計達178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