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訂單網】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國家的食鹽供應壟斷者,中國鹽業總公司(下稱“中鹽”)經營狀況乍看之下令人驚愕:身掌利潤豐厚的食鹽專營,盈利卻并不如意。
食鹽的生產、批發、銷售等環節,中鹽處于中樞地位。市場一般將中鹽公司視為食鹽專營的利益既得者和暴利獲得者。的確,在食鹽領域,中鹽獲利頗豐,但從整個公司的運營來看,其總盈利微薄,那么中鹽的暴利去了哪里?
盲目擴張
居于中樞地位的中鹽本應是坐收漁利者,但其財報顯示盈利微薄。
如今,在中鹽的業務板塊中,不僅有食鹽,也涉及鹽化、農用化肥及農藥產品、精細化工等領域。其中,中鹽在2004年開始進入下游鹽化工行業,目前已經形成無機化工、農業化工、精細化工、日用化工等系列產品。
中鹽的盤子在逐漸擴大,其業績卻乏善可陳。
截至去年9月底,中鹽的合并營業總收入達到204.07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94.28億元增加9.79億元,但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均為虧損,其中,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虧損額為4.28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1.51億元。
地方財政對中鹽亦多有關照。
在中鹽同期獲得的營業外收入中,政府補助額雖然較去年同期4.58億元下滑很多,但依舊達到了2.36億元。這一數額是2010年全年補助金額的近兩倍。
“鹽化工是中鹽的劣勢,食鹽這塊也未必就是它的優勢。”前述退休官員說。
在該權威人士眼里,中鹽財務報表之所以難看,主要還是企業自身存在很多問題,“中鹽后來才收購了一些生產企業,這塊應該是有利潤的,但它又投資化工等其他領域,是外行,難免會出問題”。
這得到了鄒佳萊的認同。4月22日,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中鹽的盈利不佳,主要是做了一件“既聰明又愚蠢”的事情。“中鹽一直有上市的計劃,在鹽業體制改革的形勢下,它把大量的盈利部分去投了氯堿和燒堿企業,這兩塊也是鹽的最大用量的地方。”他說。
按照中鹽的想法,既然鹽業體制要改革,如果向鹽用量最大的領域投資,將來就可以把鹽的下游也圈占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