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粗鋼日產量226.61萬噸,較1-2月份日產量增長2.21%。預計后期粗鋼日產量還將上升,突破230萬噸的概率很大。同時,據中鋼協最新數據,4月上旬預估全國粗鋼日產量215.15萬噸,旬環比大漲3.77%。
在粗鋼產量大漲的同時,部分銀行已開始對一些鋼企收貸10%。
據悉,
與此同時,政府方面,在鋼企虧損嚴重的同時,地方卻出現了超前征稅現象。
“就在我們向財政部稅務部門打申請報告,要求給虧損鋼企減免稅負之時,地方卻出現了超前征稅,給企業帶來沉重負擔,但我們不方便對相關鋼企和地方政府點名。”中鋼協秘書長張長富此前向媒體如是表示。
“稅務部門不是完全按照增值的效益來衡量。”在近期一次行業會議間隙,一位民營企業老板曾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政府追求的是完成稅收指標,稅收指標沒有完成,稅務部門是不會罷休的。
不過,在各方壓力齊聚的情況下,連續下降的庫存似乎給鋼市帶來了意思曙光。
據監測的庫存數據顯示,截至4月18日,全國主要城市的五大
筆者認為,庫存七連降,雖然有效緩解了鋼市供需矛盾,但是,隨著三月份粗鋼產量的大幅反彈,估計被消化的庫存仍難跟上鋼企的生產速度,后期鋼市供應壓力仍然偏大。
而對于銀行抽貸行為,對于很多鋼貿商及鋼鐵企業來說,行業不景氣之際,最大的可能是債主來收債。但是,銀行終究難以擺脫“晴天送傘,雨天收傘”的嫌疑,估計隨著行業洗牌加劇,后期鋼企及鋼貿商遭遇行業收債的壓力更大。
綜合來看,前期在盈利好轉的情況下,鋼企擴產沖動較大,而在房地產面臨下行風險的壓力下,終端需求總體偏弱,加上傳統旺季進入尾聲,供需矛盾將再度加劇,近期鋼市步入弱勢震蕩盤整區間。
分析師也表示,最近宏觀面沒有提振鋼鐵需求的利好政策出現,而稍微好于預期的GDP數據卻不能使得強刺激政策出臺,這顯然削弱了市場對后期
而對于“市后期或再次迎來新一輪拉漲行情”的言論,該分析師也表示,市場盼望價格上行的心里可以理解,只是,“金三”早已經成了明日黃花,“銀四”也只“銀”了上半月,下半月就蔫兒了。隨著月底臨近及五一小長假的到來,估計鋼材市場很難有大的趨勢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