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最大量的下游產品是纖維。中國化纖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介紹,在紡織工業中,化纖占其纖維加工總量的80%;在化纖中,有80%是由PTA制成的滌綸,PTA以PX為原料——這樣算來,PX對紡織原料的影響度就超過60%。
不可替代,
中國技術水平世界第三
PX最大的用途在紡織業,端小平說,目前,化纖可以替代全部傳統天然纖維,只不過因為消費的觀念和習慣,看大家愿不愿意選擇——任何棉紡或者絲綢、毛紡、麻紡產品,都能在化纖中找到替代品,但卻沒有天然纖維可以全面取代滌綸,化纖在服裝、家紡等領域的地位超過半壁江山。此外,因為它具有高強度、阻燃、抗疲勞等特殊性能,在建筑材料、土工布、醫療衛生材料等被稱為“產業用紡織品”的行業也大有用武之地。
端小平表示,不管是體量還是性能,PX都無可替代。
有人認為PX是落后技術。曹湘洪說,這是錯誤的認識,PX技術本身是先進的,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水平也是先進的:目前是世界第三,第一名是美國,第二名是法國。
據曹湘洪介紹,經過20多年的漫長攻關,我國不久前終于解決了PX技術的一個難題:PX有三個異構體,需要制造一個顆粒非常小的球將三個異構體分開,技術難度非常大,突破之后就掌握了全套技術,實現國產化。目前已在海南建成的60萬噸PX裝置是中國自主技術建成的第一個項目,技術指標高于國際水平。
不要PX行不行?
過度依賴進口將威脅產業安全,進口量要控制在30%以內
近年來,全國多地屢次發生PX項目因抗議而擱淺的事件,除了投資方窩心,更著急的還有下游用戶。
如果沒有PX會怎樣?PX只靠進口行不行?
PX最大量的下游產品是纖維。中國化纖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紡織工業中,化纖占其纖維加工總量的80%;在化纖中,有80%是由PTA制成的滌綸,PTA以PX為原料——這樣算來,PX對紡織原料的影響度就超過60%。
如今,我國鋼鐵、水泥、電解鋁等多個行業面臨產能過剩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說,煉油產能現在也是過剩,很多下游化工產品產量也過剩,唯有PX產能不是過剩,而且短缺,大量依靠進口。
曹湘洪介紹,2013年,我國共消耗PX1646萬噸,其中自己生產759萬噸,進口887萬噸,進口依存度達53.9%,逐年升高。
端小平指出,就PX的進口依存度看,他掌握的數字遠遠超過化工行業給出的這幾個數據,2013年已經超過60%,如果再不上新的項目,2014年的進口依存度會超過65%,因為化纖行業對PX的用量越來越大,而國內的PX項目就這么幾家。